健康教育
冬季进补用膏方   调养身体治未病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2463    更新时间:2021/11/29

钟宣

膏方养生是中医整体观念、辨证论治理论在养生保健,慢病调理方面的特色体现。《黄帝内经》特别重视四季养生,认为"万物皆生于春,长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,人亦应之",强调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 。冬季是“封藏”的季节,冬令养精蓄锐,使肾精充沛,来年则身体强壮,俗话说“冬令进补,来年打虎”,中医学认为,冬令进补,膏方最佳。

1、 什么是膏方?

膏方起源于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五十二病方》,我们通常所说的冬令滋补膏方,是将膏方专家的处方中药饮片经过多道工序反复煎熬,蒸发浓缩后掺入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中药制剂,通过调整身体阴阳偏盛偏衰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

2、哪些人适合服用膏方?

适合服用膏方的有以下6类人:

女性:一到冬季就感觉全身发冷,手脚冰凉、肢寒畏冷;皮肤晦暗、面色无华、黑眼圈、容颜早衰、皱纹色斑、失眠、多梦;自汗乏力、头晕耳鸣、腰酸背痛、闭经少经、月经不调、白带异常;小腹冷痛、宫寒不孕、产后虚弱等病症。

男性:过早脱发、早生白发;腰酸背痛、体力不支、精力不够、易疲劳;性欲低下、阳痿、早泄、精液异常、夜尿频多;记忆力减退、颈痛肢麻、胁痛易怒、睡眠障碍等病症。

儿童:根据生长需要适当进补,尤其是反复呼吸道感染、久咳不愈、厌食、贫血等体虚患儿。但年龄在5岁以下、患急性病尚未痊愈或慢性病在活动阶段的小儿则不适宜进补。

中老年人:体虚容易感冒、气短乏力、自汗、精神萎靡不振、四肢倦怠无力、头晕头痛;排尿不畅、尿流分叉、颜面双下肢浮肿困重;腹胀纳差、大便干结、视力减退、健忘失眠等病症。

病弱之人:大病重病后久虚、手术后及产后体虚未复,肿瘤放化疗后虚弱。

亚健康者:长期精神紧张、脑力透支、众多应酬、烟酒嗜好、长期睡眠不足,造成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,抗病能力下降,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。

3、为何冬季进行膏方调理最佳?夏季可以进行膏方调理吗?

膏方一年四季都可服用,但是滋补类膏方在冬季服用最佳。古人云:“万物皆生于春,长于夏,收于秋,藏于冬,人亦应之”。从现代医学角度看,冬季气温较低,热量耗散多,肠胃道功能较其他季节强,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,可以更多的转化为自身物质。二来因为冬季气温低,膏方更易保存。滋补类膏方宜从“冬至”之日起60天,即从“头九”到“六九”,为服用膏滋药的最佳时期,这个时候进补,能最大限度地养精蓄锐、强身健体。

4、服用膏方期间,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?

服用膏方期间,少吃油腻、辛辣的食物及海鲜,戒烟限酒,可饮淡茶等;服含有人参的膏方时忌生萝卜;服用含有首乌的膏方时,忌猪羊血及铁剂。且膏方不宜与常服药同时服用,可间隔1-2小时服。如果出现胃纳不好、腹胀、腹泻或流鼻血等情况,用量减半,延长服用时间。如遇感冒发热、伤食腹泻等情况应停服,等急性疾病治愈后再服。

5、一种膏方可以全家一起服用吗?

膏方讲究一人一方,量体用药,还要提前吃“开路方”,方能达到增强体质、祛病延年的目的。所以膏方是不建议全家一起使用同一种膏方,应根据每人体质不同而选择不同膏方。

6、膏方为什么都比较贵?

一料膏方的价格由中药饮片费和膏方加工费组成。国家对中药饮片企业质量要求不断提高,从种植、炮制、含量检测、农残检测等均有明确要求,中药材成本价格比较高。膏方加工费用国家也有规定。造成膏方价格昂贵的原因主要是药材价格,一是膏方中名贵药材多;二是处方量大,一般一料膏方根据医师处方量要服用1-2月。

7、目前医院有哪些成品膏方?

今年是安康市中医医院开展膏方养生保健活动的第七年,七年来医院膏方专家对部分具有共性的慢病或亚健康状态,出了六款调理膏方,均选用道地药材,统一熬制。

1)安神膏

   效:滋补肝肾,养血安神。

适宜人群:肝肾不足,血不养心之女性,更年期失眠。

2)慢阻肺膏

   效:益气健脾,祛痰化瘀,补肾平喘。

适宜人群:慢性阻塞性肺炎临床缓解期患者。于秋末冬初,早晚咳嗽,痰量尚少,唯动则气急较甚,常感神疲腰酸,肢凉背凉等。证属肺、脾肾三脏俱虚,痰瘀内阻。

3)健脑益智膏

   效:益智健脑安神、益气养血 健脾补肾。

适宜人群:用脑过度,出现失眠、心悸气短,多梦健忘,记忆减退,学习紧张压力大,注意力不集中,眩晕耳鸣。

4)益气补血膏

   效:益气补血,调和阴阳。

适宜人群:气血亏虚,阴阳失调;身困乏力,头晕耳鸣,心慌气短,身体虚弱证;贫血,白细胞减少,大病体虚,术后体虚、放化疗后脾胃虚弱。

5)止咳润肺膏

   效:止咳、润肺、化痰。

适宜人群:咳嗽、气喘,痰多,咽痒,久咳不愈,口干等,慢阻肺,支气管哮喘缓解期,肺气阴两虚者。

6)健胃消食膏

   效:健胃消食、开胃。

适宜人群:脾胃虚弱者,饮食纳差,不欲饮食,食积,胃口不开。

相关内容


站内推荐

热门信息

安康市中医医院版权所有 2017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安康市巴山东路47号 电话:0915-8183608 邮编:725000
备案号:陕卫网审[2011]第0003号 陕ICP备:11010322号